為貫徹落實《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教育部關于公布〈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的通知》(教辦函〔2014〕23號,以下簡稱《清單》),現將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9-2020學年信息公開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報告。報告包括概述,主動公開情況,依申請公開情況和不予公開情況,對信息公開的評議情況,因學校信息公開工作受到舉報、復議、訴訟的情況,信息公開工作的新做法新舉措、主要經驗、問題和下一步改進措施,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清單》事項公開情況表等八部分組成。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時間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政辦公室聯系(地址:蘇州市吳中大道國際教育園致能大道1號,郵編:215104,電話:0512-66550863,傳真:0512-66550870,電子郵箱:siitbgs@siit.edu.cn)。
一、概述
2019-2020學年度,學校領導班子帶領全校師生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及國家、省市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等相關規定,嚴格執行《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公開實施辦法(試行)》,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全面推進信息公開,大力提升了學校工作公開度和透明度,有效推動了學校依法治校進程。
(一)不斷完善信息公開的運行機制。在學校黨委統一領導下,由學校黨政辦公室組織,組織部、紀檢監察室、財務處、人事處、教務處、學工處、科技處、對外交流處、后勤處、質保中心、工會等職能部門建立了信息公開部門聯動機制,不斷健全信息公開工作機制,持續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內容,切實加強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和隊伍建設,實現了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統籌、歸口管理和良性互動。根據《清單》要求,嚴格查案對表,逐條逐項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工作時限,明確要求各責任部門在本單位網站開設信息公開專欄,做到應公開盡公開、實時發布、及時更新。
(二)不斷推進信息公開的平臺建設。學校完成超融合服務器中心建設、第二輪網絡信息安全等級測評工作及網絡改造工程,實現校園一張網,統一管理,為進一步優化信息公開網站提供了條件。網站及時主動向社會和師生公開學校教學科研、人事管理、招生就業、合作交流、公共服務等信息,覆蓋了《清單》要求公開的所有內容,全面地展示了學校發展情況。同時,通過教代會、職稱評審委員會等及時發布信息,設立書記、院長信箱,實施“院領導接訪日”制度,為學校教職員工和社會公眾參與學校改革發展提供渠道保障。
二、主動公開情況
2019-2020學年度,學院通過信息公開網站、學院門戶網站、會議紀要、信息簡報、微博、微信等多種方式公開信息。主要內容涵蓋基本信息,招生就業信息,財務、資產及收費信息,人事師資信息,教學質量信息,學風建設信息,對外交流與合作信息,其他信息。學院舉辦“智能制造技術應用與創新”中小學生職業體驗活動,首次被新華社、CHINA DAILY報道,在主流媒體宣傳上取得了新突破。學院在市級以上各類媒體的報道次數為121次,省級以上媒體報道次數47次,國家級媒體報道21次。學院主頁共編輯發布學院新聞242條新聞,系部動態546條;官方微博共推送信息124條;官方微信共推送信息121期。我校已連續多年榮獲江蘇教育新聞輿論工作表揚單位。
(一)基本信息。對照《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逐條完善我校基本信息公開工作,及時、全面地公開辦學規模、校級領導班子簡介及分工、學校機構設置、學科情況、專業情況、各類在校生情況、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數量等學校辦學基本情況,主動公開學校章程及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教師工代表大會相關制度、工作報告、年度報告,學校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及重點工作安排,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等信息,并定期對相關數據進行更新,確保師生和社會公眾準確了解學院基本情況,對我院工作情況進行參與監督。
(二)招生考試信息。學院積極加強招生宣傳工作,招生重要節點,充分利用招生網站和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宣傳學院辦學特色和辦學成果。為讓社會公眾更大限度的了解招生信息,在學校“信息公開”專欄和學校招生信息網中公開《2020年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對口單招招生章程》、《2020年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提前招生章程》、《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招生章程》(江蘇、全國)等信息。充分發揮學院招生辦微信公眾號的信息公開作用,分類別向社會公布2020年高職提前招生專業及計劃和對口單招計劃,并及時公布考生個人錄取信息查詢渠道和辦法,分批次、分科類錄取人數和錄取最低分等各類招生信息,提供招生咨詢及考生申訴渠道,新生復查期間有關舉報、調查及處理結果等,不斷增強招生及考核測試的透明度。監督電話公開,暫未發現違規事件。
(三)財務、資產及收費信息。總結去年預算執行管理的經驗教訓,從預算下達、執行、監督三個環節著手,加強預算管理的嚴肅性、規范性、科學性。在預算下達環節設計預算下達申請表,強化預算下達審批制度;在預算執行環節修訂《報銷附件要求》,規范報銷材料;在預算監督環節引入月報制度,及時發現督促預算執行中存在的異常情況。2019年學院預算執行進度較往年有明顯好轉,預計2019年終預算執行進度有望達到95%以上。為了保障學院內審工作的順利高質量開展,審計處以市財評中心協審單位庫為基礎,組織開展新一輪工程協審單位招標。招標采購信息公開方面,學校全年累計進行市招項目73項,校招項目63項。
(四)人事師資信息。學校通過信息公開網、人事處網站及時公布各項工作規章制度,方便師生及社會公眾了解學校人事師資工作的依據、流程、服務內容。在人事處網站主動公布各項政策法規、規章制度、管理辦法、條例等。全年招聘財務處會計1人和宣傳部管理人員1人,公益性崗位人員4人。主動公開校內干部任免情況,根據《江蘇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蘇州市“動議比選任用”縣處級領導干部實施辦法(試行)》和相關配套實施細則有關規定,制定《中共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關于選拔部分中層干部的實施方案》和《中共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關于選拔部分科室干部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學院黨委本年度未選拔中層干部和科室干部。
(五)教學質量信息。按照《清單》要求,學校對各項教學信息內容進行了信息公布,對新增、停招等專業情況、開設課程情況予以更新。2019-2020年度學院先后舉辦了教學成果獎評比、教師課堂教學大賽、教師微課比賽、優秀(新編)教材評比及畢業設計評優,學院組織校內外專家評審并對結果進行公示,并及時公布學院2019年教師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結果。完成《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并及時公布在信息公開網站。多途徑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組織開展學院2020年校園系列招聘會,建好學校就業信息網站,及時發布各類招聘會、招聘公告和崗位信息、就業創業政策法規、就業指南、求職技巧、創業知識等信息,搭建就業創業的線上線下平臺,為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和指導。
(六)學生管理服務信息。學校在學生管理服務信息公開中不斷加大力度,不斷完善學院學生管理規定,根據教育部41號令和相關的資助文件精神,修定和完善了《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資助工作管理辦法》、《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關于學生家庭經濟困難資格認定管理實施細則》、《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關于國家助學貸款實施辦法》、《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獎學金評審辦法》、《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辦法》、《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國家助學金評定辦法》、《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獎學金評定辦法》、《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級助學金、臨時困難補助評定方法》、《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勤工助學實施辦法》、《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服義務兵役國家資助實施辦法》、《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醫療保險實施辦法》等12個關于學生資助工作管理和實施的制度,特別將我院建檔立卡學生的資助政策融入之中,使我院資助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2019年我院按照工作流程評定1756名貧困生。其中特別困難學生594人(其中建檔立卡戶434人),孤兒占0.6%,殘疾學生占 0.7%,低保家庭學生占6.7 %,扶貧對象家庭學生占 24.7%,低收入家庭學生占67.3%。嚴格落實國家政策,發放國家勵志獎學金144.5萬元,發放國家助學金445.83萬元,為695位學生落實生源地貸款459.95萬元;學院給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充分關愛,通過新生“綠色通道”、特困生路費補助、少數民族餐飲補助等形式提供生活補助15.4萬元,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97人減免學費共計245余萬元,發放學校獎助學金55萬元,發放勤工助學津貼52萬元;密切校企合作,通過企業捐贈形式,發放企業獎助學金17.5萬元。
(七)對外交流與合作信息。合力共建優秀專業企業學院“高創電信學院”等校企平臺,攜手緊密合作伙伴“京東方”(BOE)旗下“高創”(K-tronics),從源頭上深度共建學院首個高創(南非)學徒班項目,面向京東方的南非銷售公司基地和非洲中資機構技術技能精英人才的戰略需求,共同訂制招生專業(方向)和學徒制培養模式,共同研制6個月校內學習計劃和6個月企業實踐計劃,共同開發課程和教材,共同推進校企校地和中非文化協同育人,共同落實校企雙班主任制度,共同打造校企混合式教學與管理團隊,共同筑牢專業國際化育人的“命運共同體”,合力持續打造“小而特、小而亮”的專業國際化品牌項目。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和不予公開情況
學校信息公開受理部門為黨政辦公室。學校在信息公開網公布相關聯系人、聯系電話和郵箱,并設立監督投訴欄。2019—2020學年度,學校未收到需受理或答復的師生和公眾信息公開申請。信息公開工作未發生收費、減免情況。
四、對信息公開的評議情況
學院通過院長信箱、依申請公開信箱等形式,收集教職員工及社會公眾對于學院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建議,對依申請公開信息中收到的非信息公開事項均進行了妥善處理和回饋。學校師生和社會公眾普遍對學校信息公開工作表示滿意。
五、因學校信息公開工作受到舉報的情況
本學年度未發生因學院信息公開工作受到投訴或舉報的情況。
六、信息公開工作的主要經驗、問題和改進措施
信息公開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地位,充分調動教職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院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仍存在薄弱環節,還存在以下問題:1.信息公開內容更新不夠及時; 2.信息公開工作規范化程度需進一步提高,學院信息公開專欄和各部門信息公開內容存在重復現象。信息公開工作開展不均衡,學院部門和二級系(院)信息公開內容不夠全面;3.監督機制仍需不斷完善。對學院、部門和二級系(院)信息公開內容的監督力度需進一步加強,監督范圍需進一步擴大。
下一步,學校將組織加強信息公開工作學習和培訓,強化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信息公開意識,提高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完善信息公開程序,落實責任,進一步提高工作透明度;建立學校信息公開內容審查和更新維護、考核檢查等工作制度,積極穩妥做好信息公開工作,保障師生、社會公眾能及時、便捷、有效地獲取學校各類信息。
七、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
八、清單事項公開情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