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校團委聯合各系(院)團委建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團,以理論普及宣講、黨史學習教育、發展成就觀察等主題,奔赴全國各地積極開展宣傳、科普、陪伴等志愿服務活動。
重視理論普及,堅定初心不輟。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重溫來時路,展望新時代,校團委“蘇小能”志愿服務團、軟件學院“機器人”隊、國教院“青羽”實踐隊依托線上線下平臺,打造“公益微課堂”,對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細致講解,使之成為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理論宣講。線下,面向青少年學生、社區居民、鄉村農民等開展專業化、特色化、互動化宣講,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社區治理、社會保障、網絡安全、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融會貫通,將“文件話”轉化成“家常話”,讓“冒熱氣”的理論以“接地氣”的方式深入人心。
重溫光輝黨史,賡續紅色血脈。為教育引導學子們堅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電信系“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實踐團前往各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習參觀。彌足珍貴的歷史物件和催人淚下的革命故事中,寄托著難忘的鄉愁哀思,承載著無盡的歲月變遷。建藝系“心系夏鄉,筑夢青春”黨史學習教育團隊奔赴五省七市,挖掘項目成員家鄉所在地的紅色資源,形成實地觀察報告、紅色故事手冊、黨史宣講課堂,引導青年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宣傳發展成就,助力健康事業。志愿者們以社區、校園、醫院等為課堂,為全民健康、安全保駕護航。為培養指導學生做服務社會、體察民情的“小先生”,汽車系“汽車人聯盟”隊伍針對老年群體,手把手傳授智能手機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針對患病兒童,“小先生”們帶著汽車模型、繪畫手工材料準備了豐富有趣的活動,用愛與希望陪伴老幼群體。精密系“精小益”志愿服務團走訪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館、蘇州禁毒博物館、蘇州警察博物館、蘇州市自強服務社總社等地參觀,同時走進校園、走進社區開展宣傳活動,通過組織集中觀看禁毒宣傳片、展示毒品模型、分發宣傳手冊等方式,宣傳普及禁毒知識,讓禁毒防艾理念深入人心。
堅定文化自信,深化鄉村振興。經管系“向日葵”隊開展“非遺進社區”拓印活動,向小朋友講解了拓印相關歷史知識、文化特征及制作方法,讓孩子們在動手活動中充分感受中國文化的力量,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機電系“星火知行,青春建功”鄉村實踐團隊成員前往徐州市徐莊鎮張家村、淮安市岔河鎮施湯村等五處鄉村地區,深入實地探訪,用青年的視角、調研者的身份重新感悟家鄉巨變。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探望了村中的困難老人,為村中的留守兒童輔導課業。此外,團隊成員在快手等網絡平臺發布家鄉宣傳視頻,講鄉村故事,秀田園風光,助力家鄉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校團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