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實踐育人深度融合,近日,校團委聯合各二級學院團委,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課”主題活動,以沉浸式學習體驗助力構建學校“大思政”教育體系。
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的指導下,16名“蘇工青學社”學生青年講師團成員,成為智能制造匠心園“行走的思政課”首批宣講員。在各學院團委的組織下,首批宣講員對“青馬工程——育才計劃”培訓班學員進行了系統化講解培訓。通過專業指導,學員們不僅掌握了匠心園各展區的核心內容,更提升了講解技巧與溝通能力,成功轉型為“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文化傳播使者。目前各學院已培育學生宣講員126人,面向校內學生開展系列宣講活動95場,“場館里的思政課”共計覆蓋3400余人。
活動期間,宣講員們以飽滿的熱情和專業的素養,帶領各團支部學生開啟了一場場匠心探索之旅。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同學們通過歷史沿革展墻、企業育人視頻、優秀畢業生名錄墻和創新成果實物展示等,全方位感受了職業教育的獨特魅力和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守初心”展區以學校歷史沿革為主線,展現學校堅守職教初心的奮斗歷程;“鑄匠心”展區通過企業導師風采、優秀畢業生事跡等內容,詮釋校企協同育人下工匠精神的傳承發展;“求創新”展區則集中展示師生創新成果,彰顯職業教育與時俱進的蓬勃生機。在“有聲郵筒”互動區,同學們紛紛錄制成長感悟,將立志成為大國工匠的美好愿景定格為寄給未來的明信片。
此次“行走的思政課”以匠心園為育人載體,以講師團為專業支撐,以青馬學員為傳播紐帶,以場景化、互動化的學習模式,實現了工匠精神在基層團支部的深度浸潤,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為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體系注入了新活力。下一步,校團委將持續深化工匠精神培育,引導更多青年學子以匠心守初心,以技能報國志,在知行合一中堅定理想信念,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校團委供稿